关于我们
ABOUT U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大豆栏--大豆孢囊线虫、灰斑病、根腐病防治技术

大豆栏--大豆孢囊线虫、灰斑病、根腐病防治技术

  • 分类:实用技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0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大豆栏--大豆孢囊线虫、灰斑病、根腐病防治技术

【概要描述】

  • 分类:实用技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07
  • 访问量:0
详情

大豆栏--大豆孢囊线虫、灰斑病、根腐病防治技术

大豆孢囊线虫病

    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
    大豆孢囊线虫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苗期感病后子叶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发病初期(黑龙江省6月末~7月初)拔起病株观察,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色或黄褐色小颗粒,即孢囊线虫雌成虫,这是鉴别孢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孢囊线虫以卵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第二年春二龄幼虫从寄主幼根的根毛侵入,在大豆幼根皮层内发育为成虫,雌虫体随内部卵的形成而逐渐肥大成柠檬状,突破表层而露出寄主体外,仅用口器吸附于寄主根上,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大豆根上白色小颗粒。
    (2)防治 大豆孢囊线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广泛,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经济有效措施,在没有抗病品种的地方应采用3年以上的轮作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4-5kg,施入播种沟内,然后播种。
    大豆灰斑病
    (1)危害及症状 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尤以东北三省危害严重。该病黑龙江省东部低洼易涝地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是我省大豆生产中常发生的间歇性流行病害。病害流行年份,造成大豆产量、品质严重损失,一般可减产5%-10%,严重时可减产30%-50%,百粒重下降2-3g,蛋白质和油份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大豆灰斑病对大豆叶、茎、荚、籽粒均能造成危害,以叶片和籽实最重。子叶上病斑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围红褐色,与健部分界清晰,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它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有密集的灰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叶片上可生几十个病斑,使叶片提早脱落。茎、枝和叶柄上结荚后产生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后期中央灰色,边缘黑褐色,其上布满微小黑点。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形状颜色同叶上病斑。种粒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形如蛙眼。
    (2)防治 选种抗病品种,但要注意在一个地区连续种植一个抗病品种之后,会引起生理小种变化,而使抗病品种丧失抗性,因此要几个品种交替使用,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
    药剂防治:2.5%溴氰菊酯乳油,每亩40毫升与50%多菌灵可湿粉每亩100克混合,可兼防大豆食心虫与灰斑病。药剂防治要抓住防治时机,田间一次施药的关键时期是始荚期至盛荚期。
    大豆根腐病
    (1)危害及症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由于大豆面积扩大,重迎茬比例增加,而使根腐病普遍发生。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90%,甚至绝产。大豆根腐病主要在苗期发生,病原菌种类多,症状类型也不一样。一种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病株生育不良矮小,地上部萎蔫,叶片逐渐变黄,以致全株枯黄萎蔫。后期靠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暗褐色乃至黑褐色,其上生有粉红色霉状物。天气潮湿时可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植株萎蔫,病株基部有粉红色霉层,茎维管束变褐,这是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特征。第二种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幼苗近地面茎基部形成褐色至赤褐色(砖红色)略凹陷病斑,被害严重的茎基变黄,局部缢缩,量后使幼苗折倒枯死。轻病株地上部变黄,茎基缢缩或皮层开裂呈溃疡状,最终植株死亡。第三种是由腐霉菌引起的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细缩变软,黑褐色,迅速折倒死亡。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重迎茬,播过早,过深都可加重病情。
    (2)防治 目前生产上尚无抗大豆根腐病的优质、高产品种,因此防治上主要是药剂防治。
    可选用富尔“千斤顶”活化剂拌种,待阴干后再用多克福种衣剂(富尔豆来德)包衣,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具有防效好,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富尔农艺

版权所有: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   黑ICP备050097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