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ABOUT U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水稻栏--水稻标准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栏--水稻标准高产栽培技术

  • 分类:实用技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0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水稻栏--水稻标准高产栽培技术

【概要描述】

  • 分类:实用技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07
  • 访问量:0
详情
水稻栏--水稻标准高产栽培技术

  如何确定栽培技术

    我省水稻目前主要有“手插秧”、“机插秧”、“机械直播”和“抛秧”四种种稻方式。每种种稻方式各有特点,生产投入水平和产量水平也不同。选择哪种种植方式,应该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生产资金的多少和技术本身特点等因素决定。目前生产条件下,应该坚持“积极发展机插秧,加强提高手插秧,没有办法选直播,不宜继续搞抛秧”的原则。
    1.积极发展机插秧。机插秧具有插秧效率高、适于大规模生产和有利于生产标准化等优点。但买插秧机一次性投资较大,且土地生产规模小是机插秧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优先发展机插秧。机插秧代表了我省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
    2.加强提高手插秧。与机插秧相比,手插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插秧标准化程度低。但我省人多地少的地区,一定时期手插秧仍然是种植水稻的主要方式。提高手插秧种稻水平主要应注意“技术跑粗走样”问题,要努力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
    3.没有办法选直播。直播种稻没有保护地育苗阶段,水稻生育期变化明显延长,稳产性较差。低温年不仅产量低,稻米的垩白等外观品质也差。直播种稻用水量较大,抗倒伏能力低。直播种稻虽有不需育苗的优点,但综合看是优点少,缺点多。在稻田面积较大,暂时不能购买插秧机,又无法解决插秧劳动力的农户,可以选择直播种稻。
    4.不宜继续搞抛秧。抛秧移栽效率高和劳动强度低,但抛秧在生产上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其主要是整地质量要求标准过高,实际生产中很难达到标准;稻根入土浅,后期易倒伏;稻穴间分布不均匀,水稻生育整齐度差;不便于除草等。抛秧使用钵体育苗,这种秧苗带土移栽伤根少,秧苗的抗逆性较强,用这种育苗方式再插秧有利于抗逆栽培和创高产。
关 于
    插秧密度
    水稻是高分蘖作物,分蘖数量因环境条件而差别很大。高度密植时它可能不产生分蘖;密度较小,每株水稻有足够的空间,再有相应的水肥条件,一株水稻可以产生几十个分蘖。生产中一般因插秧密度产生较大变化。调控分蘖发生和生长情况,是我省稻田高产栽培的最重要技术之一。水稻分蘖的利用应该与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生产条件相适应。水稻插秧基本苗数过少,势必要靠增施氮肥促进分蘖来达到必要的有效穗数。一般来说,加大氮肥施用数量,会相应增加稻米中蛋白质含量,由此降低稻米的食味品质。过度强调稀植不利于生产优良食味的稻米。插秧基本苗数少,水稻分蘖时间长,整个水稻生育期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大,特别是导致水稻抽穗期的变化,会增加水稻遭遇低温冷害和早霜害的风险性。为此,生产田中不宜提倡过于稀植。
    我省各地生产条件差距较大,大面积生产中,一般也不应强调固定不变的插秧密度,插秧密度要根据各地插秧时的具体情况在基本插秧密度的基础上,做出相应调整。以哈尔滨市附近为例,基本插秧规格为30.0×13.3厘米,每平方米插25穴,每穴插3-4株苗,每平方米合计插75-100株苗。实际插秧时,北部地区适当增加插秧密度,南部地区应减少插秧密度;秧苗素质好密度可小些,秧苗素质差密度可大些;先插秧可稀些,后插秧可密些;土壤肥力较高,施化肥较多可少些,反之应密些;育大苗可稀些,小苗则应密些。总之,插秧密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宜太大,一般行距变化在24-33厘米,穴距变化在10-16厘米,每穴株数变化在2-4株,每平方米穴数变动在18-38穴为宜。
    稻 田
    耕翻制度
    耕翻地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由于耕翻地生产成本较大,这项技术往往忽视,结果导致稻田土壤板结,从而影响水稻产量。
    1.耕翻对水稻生产的作用。第一,松土作用。通过耕翻,逐渐加深耕作层,创造根系需要的土壤环境,使水稻根系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第二,翻埋作用。耕翻把土壤表面或土壤浅层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翻埋到土壤深处,减轻病虫草危害。第三,平地作用。稻田开垦初期,稻田地往往不平,经多年耕翻平地,稻田的高低差会越来越小,每块稻田的面积可逐渐加大。第四,耕翻同时可以把施用的有机肥有效的混进土壤中,由此起到提高施肥效果。
    2.各种耕翻技术的特点。不同的耕翻方法效果不同。第一,铧犁耕翻。耕翻深度大,翻土和病虫草翻埋效果好。但由于需要再平耙地等,相应成本较高和用工时间较长。第二,旋耕。这是生产中使用最普遍的,碎土效果好,机械进地次数少,相应成本较低。但旋耕深度较浅,连年使用,耕层将会越来越浅。第三,耙耕。根据耙的大小效果差别较大,一般重耙灭茬效果也较好,但碎土和平地效果较差。
    3.耕翻制度。各耕翻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宜连续使用一种耕法。要几种方法交互使用。这样既发挥每种耕翻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相应的缺点。一般翻耕一年,深度达到18厘米以上,再连续旋耕和耙耕3-4年。
    预 防
    发生早穗
    近几年我省经常发生水稻早穗,主要表现是水稻插秧后约15天左右,主茎就开始抽穗。其它分蘖株高也比正常株高偏低,一般因穗小,粒少而减产。水稻早穗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选用了熟期过早熟品种、移栽秧龄过大和插秧后遇高温造成的。水稻是高分蘖作物,仅是主茎出现早穗,而分蘖正常生长,减产幅度一般不大。只有整个水稻生长发育期普遍大幅度提前,株高明显变低,稻穗明显变小才会造成大幅度减产。
    预防早穗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品种的熟期不能过早,一般熟期提前不宜超过5天。第二,早熟品种要配套育小苗,秧苗叶龄一般不能超过3.5叶。第三,出现早穗,不要弃耕。应该做到保持水层增施氮肥,促进水稻分蘖生长,靠增加分蘖减少稻谷损失。
    避 免
    发生药害
  水稻药害多发生在新开垦的稻区和种植水稻时间较短,生产经验不多的农户。发生药害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旱田改水田。大豆、玉米等旱田使用豆磺隆、普施特和阿特拉津化学除草剂,第二年改种水田,在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情况下,残留的化学除草剂使水稻产生药害。旱田改水田时一定要注意旱田作物是否使用了对水稻有危害,残留时间较长的化学除草剂。使用这类除草剂的旱田,首先要深翻地,保证深翻不少于15厘米,然后用大水泡田冲洗一次后再插秧。
  2.不良的用药习惯。使用化学除草剂要求准确的用量和施用时期。很多人对用量和使用时期把握不准而导致出现药害。如除草剂丁草铵,由于它对水稻秧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生产上使用时,要求在水稻插秧返青后施用。但生产上也有人在水稻插秧之前施用,这样一般年份对水稻返青分蘖的影响不十分明显,往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若是遇高温年,特别是在加大施用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药害。为此,水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一定要严格按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和除草剂的使用说明要求进行。
    预防
    稻瘟病
    我省连续大面积种植水稻,病虫害也呈增加趋势。其中稻瘟病已经成为危害最重的常发性病害。2005年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流行发生,给很多农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防御稻瘟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和综合预防措施之外,关键要注意药剂防治。应该把药剂预防稻瘟病作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内容。6月末7月初,要做到喷洒药剂预防发生。局部出现发病,要尽早用药剂及时治病,防止扩大蔓延。防御稻瘟病,不要存在一点侥幸心理。
    预防发生裂纹米
    裂纹米又称惊纹粒、爆腰或僻裂。加工时形成碎米降低稻米的商品价值。我省秋季降水变率大,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谷自然脱水干燥,但偶尔多雨,空气湿度变化大,导致米粒内外水分条件差异过大而形成裂纹米。
  预防发生裂纹米,首先应该注意选择品种,一般偏细长品种发生较轻,偏短圆品种发生较重。心白腹白大的品种发生率较高,透明度较好的玻璃质米发生率较低。其次,要把握好水稻收获期,一般水稻抽穗后活动积温达到1000℃时,提前收获裂纹米发生率较少,随着收获期的拖后则迅速上升。第三,收获晾晒要经常翻动稻谷,使其均匀脱水,防止稻谷暴晒,也可以降低裂纹米发生率。
    防除禾鲁生稻
    近几年我省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种自然落粒,来年可以再生的“野稻”。有人称之为“红毛稻”,有人称之的“白毛稻”,有人称之为“杂草稻”。根据这种稻有自然落粒、越冬可以再生的特点,我们称之为“禾鲁生稻”。禾鲁生稻早熟、粒小,株高大于普通水稻。我省各稻区均有发生,以东部三江平原发生较多。
    1.禾鲁生稻的危害。禾鲁生稻生长繁茂,相当于杂草,与栽培稻争夺养分,降低稻谷产量。即使不落粒,与栽培稻一起收获,因其籽粒较小和带颜色,稻米加工时,特别是优质稻米生产,也要把禾鲁生稻的米粒筛出来,这实质也是降低优质稻米产量。若不筛选,造成粒型和颜色混杂,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
    2.防除方法。禾鲁生稻仍然为一种“稻”,靠化学除草剂防除难度较大。该稻颜色鲜艳,株高明显高于普通水稻,易于区别,发现有禾鲁生稻时要尽早人工拔除。对发生较重的稻田,进行深翻整地,通过深埋落到地面的种子,可以减少发生。发生禾鲁生稻的稻田不要留作种子。未发生禾鲁生稻的地区,不要到发生禾鲁生稻的地区去买种子。与普通稻谷相比禾鲁生稻比重较小,通过盐水选等办法可以清楚混杂的筛选禾鲁生稻。
    预 防
    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是影响我省水稻单产的最主要气象灾害。近年发生频率有加大趋势。我省以往危害较重的属于延迟型冷害,近几年发生的主要是障碍型冷害。
    低温冷害是以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注意不要选用生育期过长的品种。品种在当地成熟保证率要达到80%以上。大面积生产中要注意选择耐冷性强的品种。有利于水稻早熟的措施有利于防御低温冷害,如大棚育秧和秧钵育秧等。保持稻田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也可以减轻低温冷害。水稻生育期明显拖后,预计发生延迟型低温冷害,要停止施用氮肥,有条件的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等促进水稻灌浆成熟。水稻孕穗和开花期,如果连续发生低于17℃的异常低温天气,有水源的地块,尽可能加深灌水深度(15-20厘米),可减轻障碍型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往往与稻瘟病相伴发生,发生低温冷害时更应该注意用药剂预 防稻瘟病。
    盐碱地种稻要有充足灌水
    盐碱地种稻要求特殊的管理技术。与一般技术相比较,除育苗方法不同外,关键是本田要依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规律,采取相应的灌溉方法。盐碱地种稻成功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更充足的灌溉水源。生产上,春季泡田集中用水,再遇到高温,水源不足,达不到“以水洗盐”的要求;甚至插秧后出现断水,达不到“以水压盐”的效果,就会造成土壤含碱量大,PH值过高而导致大量死苗。
    盐碱地一定要有充足的灌水条件才能种稻,一般不要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盐碱地种稻包括育苗、整地、插秧、管理到收获各个生产环节。盐碱地种稻技术要点可参考以下四句话:“单排单灌小平田,洗盐压盐水勤换,大苗壮秧增密度,农肥改土早耕翻”。
    打井种稻应注意的问题
    我省地下水温度低,一般只有5℃-7℃,水稻生长发育最低温度一般要求在18℃以上,打井种稻是以提高灌溉水温度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如建晒水池和细整地减少漏水等,但关键还是要通过建设“单排单灌”稻田,采取相应的灌溉方法。
    1.昼停夜间灌。白天尽可能不灌水,特别是晴天不要灌水。灌水要在下午黄昏以后,早晨要在日出1个小时后结束。白天停止灌水,有利于晒水提高水温。
    2.间歇大水灌。灌水时,尽可能集中大水灌一个池子,灌完一个池子之后,再灌另一个池子。灌水深度可以大些,待到水层自然落干再灌水,要尽可能延长两次间隔灌水的时间。
    3.昼远夜近灌。必须白天灌水时,尽可能灌距离水井较远的稻田。冷水流过灌水渠时间长,相应可以提高水温。
    4.更换水口灌。距离灌水口越近,冷水对水稻的危害越重。每灌水1-2次,要更换灌水口,以分散冷水对水稻的危害。另外,冷水对水稻的危害,主要是发生在水井附近和稻田灌水口附近,为此,水井附近和稻田灌水口的水稻,可以种植偏早熟品种。插秧的密度也可以增大一些。
    种绿色食品有说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应运而生。我省稻米打绿色品牌较多,生产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1.不施化肥不行。世界上没有养分持久完全的土壤,再好的土壤,连续种植农作物之后,都会因缺少某些化学元素限制粮食产量的提高,为此,即使施用有机肥的农田也要相应补施化肥,只是化肥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化肥中不要含有对人有害,并在稻米中残留的有毒物质和激素类物质。
    2.不施农药不可能。我省人均耕地面积大,不用农药,病虫草害就难以有效控制。大面积生产中,现实生产条件下,光靠人工或其它生物防治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我省水稻生产发展快,很多农户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生产中还经常出现草荒和病虫害等。对于爆发性的病虫害,必须用药剂防治。使用农药需要注意两点:一要选择低毒的农药,二是选择无残留的农药。我省对于化学农药不是控制使用问题,而是需要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问题。
    我省生产绿色食品稻米,关键是要保持和创造大范围的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如防止水资源的污染,防止土壤资源的污染,防止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大量排放,以及防止有害残留的肥料和农药在生产上的使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富尔农艺

版权所有: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   黑ICP备05009714号-1